“今年以来,我们POD卖家服务平台的新卖家增幅超过100%。一个在亚马逊和SHEIN上经营毛毯POD店铺的卖家,单枪匹马就能做到日均一两百单,旺季时甚至达到日均两三千单。”指纹科技合伙人陈黎明向亿邦动力透露。
这就是POD(Print on Demand,按需打印)模式的魅力所在。从2020年开始,这个曾经的小众赛道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,预计将从2024年的98亿美元市场规模,飙升至2031年的471亿美元,复合年增长率超过25%。
利润暴涨:POD生意的“印钞机”效应
“对一些代工厂来说,POD就像几年前的口罩机一样火爆。原本只能赚1块钱利润的产品,印上图案后突然能赚10块钱。”全球定制网CEO刘宏如此形容。
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,是POD模式独特的商业逻辑:卖家无需备货,只需上架商品链接,用独特图案吸引消费者下单,再由供应商一件代发。轻资产、零库存的天然优势,让它成为中小跨境卖家的首选。
据陈黎明介绍,在今年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,传统备货模式面临更大风险,而POD赛道凭借无需备货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新玩家。“原来做国内电商的卖家,现在很自然地迁移到Temu等海外平台,毕竟海外的利润空间更大。”
供应链革新:本地化布局破解关税难题
“POD火爆的底层是本地化的供应链。”刘宏指出。随着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和平台半托管模式的推广,供应链本地化已成为POD行业的新趋势。
择远POD供应链就是这波浪潮的先行者。该公司将制衣环节放在中国,印花环节设在美国,有效规避了关税波动的影响。负责人陈浩天介绍:“我们先将素胚批量运到美国工厂,再根据订单印花发货,卖家省去了备货、头程物流和海外仓储的成本。”
目前,择远在美国东部及中部拥有4家工厂,日处理订单超过5万件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其POD商品的退货率极低,“千分之三的退货率都算高的了”。
平台红利:半托管模式下的新机遇
去年以来,Temu、SHEIN、速卖通等平台纷纷力推半托管模式,要求卖家备货海外仓、负责本土履约。这对中小卖家而言本是高门槛,但POD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。
“卖家既可以吃到半托管的流量红利,又避免了囤货滞销的风险。”多位从业者表示,虽然做全托管POD的商家基数大,但半托管POD商家的增长趋势更迅猛,呈现“爆发之势”。
此外,平台对POD卖家的政策也颇为友好。速卖通将定制商品的发货期放宽到5-10个工作日,Temu上的个性化商品也不容易被核价机制拦截,能够维持更高的利润率。
本地化深耕:从美国到全球的产能布局
美国是POD最大的市场,但供应链本地化浪潮正在全球蔓延。择远POD供应链今年也在日本合作了一家新工厂,尽管起步阶段日单量只有几十到两百单,但显示出巨大的潜力。
陈浩天指出,不同市场需要不同的本地化策略。“美国市场主要流通180g的T恤,日本人则偏好230g的。美国人把T恤当一次性用品,日本人却非常注重品质。”
据刘宏介绍,目前海外的POD工厂主要有三种类型:卖家自建工厂、海外仓转型工厂,以及传统OEM/ODM工厂转型。指纹科技推出的“蜂鸟数智”柔性供应链SaaS平台,已经帮助100多家工厂在海外部署POD产能,显著降低了建厂门槛。
行业变革: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
然而,火热的市场背后并非没有隐忧。“现在POD行业有点走到劣币驱逐良币的阶段了。我们一直在降价,大家利润都非常薄。”陈浩天坦言。
从2020年的无序增长到如今的激烈竞争,POD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。“小作坊式的工厂”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,行业正向标准化、规模化发展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产品差异化和垂直化成为取胜关键。深圳千亚国际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:“商家的选品眼光更加挑剔了,不像一开始随便印什么都能出单,现在要往垂直方向走。”
除了常见的T恤、手机壳等品类,花园旗、木艺产品、亚克力制品等小众品类展现出巨大潜力。渠道选择也变得更加重要——Etsy适合高客单价手工定制,TikTok适合猎奇类产品引爆流量,独立站则是打造品牌的首选。
未来展望:浪潮退去后的真正价值
“各行各业都会经历‘人无我有——人有我优——人优我转’的变化,POD行业也不例外。”陈浩天认为,从市场空缺到市场爆发,从无序增长到有序增长,行业需要这个过程才能趋于稳定发展。
“海浪退去,看谁在裸泳。接下来,我觉得POD会迎来一个很大的变革。”这场属于POD的深层变革,正在悄然发生。对于那些能够抓住供应链本地化、产品差异化、运营精细化机遇的卖家来说,POD依然是最具潜力的“印钞机”。
已有账号去登录
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