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)九月整体流量下滑,流量宝座洗牌 相较于8月,Temu9月的流量呈下滑趋势,跌了将近20%,总访问量在14亿左右。 在5个主要站点中,除了美国、日本有上升趋势,巴西、法国、德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量下滑。 其中,巴西暴跌近60%,从8月16%的占比,直接落到9月的8%左右,痛失流量第一的宝座。 为什么巴西会有如此剧烈的流量波动? 最直接的影响,还是因为8月的父亲节狂欢,透支了大家的需求。 在父亲节那一周,巴西直接过成了购物狂欢节,消费力度堪比国内双11。 平台卷营销,广告铺天盖地,直播持续不断; 消费者卷下单,能分21期,就分21期; 物流也不甘示弱,通宵达旦、灯火通明。 在全民狂欢中,父亲节周的电商营收同比暴涨8.9%,相当于把一个发达市场一整年的增速,硬是压进了7天里。 9月,大家的流量都在跌,但与美客多这一本土巨头相比,Temu的流量份额收窄到3成左右,而美客多则占到近7成。 这个现象其实与两个原因有关,一个是跨境小包的税收新政策,跨境订单普遍面临20%进口税与州税的叠加,性价比不再无敌;其次是美客多把门槛一再下调,把免运门槛从79雷直降至19雷,几乎把免运费做成了平台默认,加上本土供应链优势和用户信任,用户自然更愿意留在美客多。 虽然Temu近期也上线了巴西本土店模式,想借力弥补当下短板。 但由于复杂的税收政策、薄弱的基础设施、人力资源的质量等问题,半托管模式其实是存在很大风险的。 本身不具备资源优势的卖家,还是要谨慎入局巴西本土店为妙。 美国这边,9月流量增长12%,重归Temu流量宝座,但好巧不巧,10月开头竟遇到zf停摆。 “清关会不会卡?包裹会不会走?”想必是所有美区卖家最关心的点。 先说结论,全托管卖家无需担心,平台肯定有能力统筹好;但半托管卖家还是要制定一下缓冲计划的。 从目前的官方与行业通告看,海关被划为必要岗位,口岸与货物系统照常运转;USPS也不受停摆影响,照常揽收与投递。 只不过,像海事委员会、税务局这些相关机构的大面积停摆,会导致合规审核、争议处理、税务退还这些环节的延迟。 所以,有相关业务需求的卖家,最好制定长达1个月的缓冲方案。 因为7天投5次票都没能通过的“壮举”,直接把下一次新方案的讨论延到了10月14日。 谁知道,这场闹剧还要持续多久呢? 02 )Temu的核价模式被德国盯上 德国联邦反垄断局于10月8日宣布,将对Temu的核价模式展开调查。 因为他们觉得,这种模式可能会“对第三方卖家的定价施加不可接受的要求”,从而导致其他销售渠道的价格上涨。 是不是很匪夷所思?Temu明明是靠压价出圈的,怎么在德国还有抬价的嫌疑了? 其实,官方的意思,本质上还是核价机制下的价格操纵问题。 那问题来了,这种核价机制,会不会被叫停? 先说结论——我个人猜测大概率不会。 核价机制说到底是Temu的命根子,平台不可能轻易放弃,顶多只是在本土店的机制上变得更透明、更宽松。 但新的问题又冒出来了,在跨境店核价机制不变的前提下,本土店的核价放松了,到底是利还是弊? 说到底,真正难以改变的,不是机制本身,而是机制长期塑造的惯性。 就像亚马逊一样,表面上每个卖家都能自由定价,但真正决定成交的,是背后的BuyBox、算法、广告竞价。 Temu未来的变化也可能类似,规则看起来更自由了,实际价格的走向,仍然被平台的流量分配拿捏着。







请登录后浏览更多
已有账号去登录
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