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加速出海,品牌在海外市场面临的商标侵权问题日益严峻。尤其在美国,侵权者利用电商平台的匿名性和跨境监管漏洞,肆意仿冒品牌、损害商誉。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临时限制令(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,TRO)是高效维权的手段之一。
一、什么是TRO?为何它能“快准狠”打击侵权?
在美国,禁令(injunction)是由美国法院作出的,命令侵权人在权利期间停止一切侵权行为的限制措施,分为永久性禁令与中间禁令。
初期禁令(PI)必须给予被告通知,并经过听证程序核发,而临时禁令(TRO)则是法官自由裁量的决定,无需给予被告通知或举证听证的机会,临时禁令(TRO)通常在14天内快速生效(可延长至28天),是应对紧急侵权的首选方案。
后续若法院判决支持原告的主张,其可能要求被告赔偿原告损失,也有可能签发永久禁令(Permanent Injunction)
临时禁令(TRO)核心作用包括:
1. 立即冻结侵权者账户资金,防止转移:亚马逊、eBay 等平台收到法院指令后,将在 24 小时内冻结涉案账户资金
2. 下架侵权链接,阻断销售: 涉诉商品链接会被平台强制删除,严重时触发店铺整体监管
3. 为后续诉讼或和解争取主动权:后续判决或和解后,可直接划扣侵权者被冻结的账户资金。
二、TRO为何成为跨境维权的“刚需”?
Top Amazon Sellers by Country
数据来源:Top Third Party Amazon Sellers | EcomCrew
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全球品牌”,在出口跨境电商领域,数十万中国企业也正借助亚马逊(Amazon)、全球速递通(AliExpress)、eBay、Etsy等跨境电商新通道走出中国、走向世界。
以几乎占据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半壁江山的亚马逊为例,亚马逊的顶级卖家中,中国大陆卖家占35% 以上(如果包括香港,则超过 36%)。
此外,据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《2024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调查》报告显示:
2023年,中国企业在美新立案和结案的商标诉讼案件达1119起,同比增长5.43%。
其中82.56%的侵权案件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,仿冒产品通过亚马逊、eBay等平台泛滥。
若放任侵权,企业将面临品牌价值贬损、市场份额流失、高额赔偿风险。TRO的“闪电战”特性,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。
三、如何申请TRO?
1. 核心材料
起诉状(Complaint):明确侵权事实与法律依据;
临时禁令动议(Motion for TRO):说明紧急性与必要性;
证据材料:侵权链接截图、购买记录、商标权证明、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等,用于证明原告很有可能胜诉、被告行为有损公共利益、原告面临直接的、不可弥补的损害和伤害;
律师书面证明:为了通知所做的努力以及不需要通知的原因,目的在于表明原告已经尽力与被告沟通,但被告仍然坚持侵权行为;
具有法律责任的担保:数额由法院按照案件情况酌情拟订。
2. 申请流程
提交法院:法院审查通过后签发TRO,TRO有效期通常为14天,可申请延长一次,有效期最长28天;
通知平台:冻结侵权者账户资金并下架链接;
后续衔接:TRO失效前一周,申请初期禁令(preliminary injunction,PI),PI可延续至案件终结;
3. 结果预测
和解:双方协商一致后,被告向原告支付赔偿金。
弃店:冻结资金将全部归原告所有,链接和资金账户保持冻结状态,后续在美国获得的收入,也有可能会被冻结直至足额支付原告赔偿金。
应诉:法院判决。
缺席判决:被告在收到传票(Summon)通知的21天内未提交答辩(Answer)原告有权向法庭申请缺席判决。判决后,原告可依判决书联系平台划走被告店铺被冻结的资金。
已有账号去登录

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